08/12/2024 《使徒行传》之八十六 朱志山 牧师
保罗与雅各在福音里的合一
经文:《徒21:17-26;19:21;15:19-20;24:17;罗1:16;林前9:20》
序论:我们上周提到保罗前往耶路撒冷时遇到一些信徒以及同工们,有一些信徒被圣灵感动劝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像亚迦布先知也受圣灵的指示告诉保罗,他到了耶路撒冷会被捆绑,会被交给外邦人。保罗也同样得到圣灵的催逼,他定意要去耶路撒冷。我也在此特别强调,一般信徒与说预言的先知只是得着圣灵局部性的感动而得知了保罗上耶路撒冷会有危险,就劝阻保罗,叫他不要上耶路撒冷,其实这有时可能出于人的感情、人的情意。但保罗深知圣灵的带领,他更清楚、更深切明白圣灵的感动。所以我上周声明,圣灵的感动不会自相矛盾,对我们个人来说,圣灵的感动是有主观性质的。比如为什么牧师对教会的走向这么确定,对去哪里宣教的事情这么坚信?为什么牧师这么看重这些事情?或者有时偶尔你会看到一些弟兄姐妹说,他很清楚神在他的家庭的带领、教会的带领、或者他的事业的带领,甚至旁边有人阻挡,他也越加坚定。那么各位往往要知道圣灵的感动有祂的主观性质,我们不能说你的圣灵感动是错的,神呼召一些人做一些事,旁边的人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的。
(1)保罗受圣灵的感动定意去罗马;
我们在这里强调,当一个人很坚定、很确信圣灵在某一件事情特别感动他时,对那个人而言,他不能只停留在圣灵对他的感动,他感动的根基在哪里?他怎么确信这是圣灵的感动?他有没有一些主观的证据?这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经文,《徒19:21》这些事完了,保罗心里怎样?他其实很清楚他的大方向是罗马。这事完了,就是指保罗在以弗所天天传扬福音,见证福音的大能,并经过以弗所的大复兴之后,他要往罗马去。罗马就是当时候的地极,是希腊人遍满的地方。保罗到处去时,他看见犹太人很刚硬地抵挡福音,但希腊人很称职地接纳保罗所讲的这个福音,所以保罗定意要往罗马去。但他心里面又有一个很清楚的感动,就是他必须要经过哪里?他一定要先到耶路撒冷,然后才必须往罗马去看看。各位可以去看一下地图中的保罗最后往耶路撒冷的那个走向是怎样。
(2)保罗经过耶路撒冷的根本原因:
但是我们问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保罗往罗马去时一定要经过耶路撒冷?其实有两个根本理由。
1)保罗确知福音救赎的大能要先临到犹太人,后是希腊人;
第一个理由就是在《使徒行传》二十章,神学家都公认保罗在那个地方写下了《罗马书》。他没有去过罗马,也有见过那边的信徒,就写下了《罗马书》。《罗马书》的一个主题经文说什么?这福音就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谁?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就是希腊人)。保罗很清楚,教会是从以色列的子宫生出来的,这个福音一定要渗透犹太人,然后拯救犹太人当中的选民,所以保罗心里有一个感动,要在犹太人的首都(就是耶路撒冷)为主做见证,这是《使徒行传》没有直接讲的,是我们推论出来的。我自己推论,保罗要去这个首都向犹太人为主做见证。
2)为了犹太信徒与外邦信徒的合一;
还有另外一个更实际的理由,为什么他一定要经过耶路撒冷才到罗马呢?简单来说就是为了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的合一。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出去之后,整个《使徒行传》告诉我们,外邦世界的人都蒙恩了,希腊人蒙恩,他们都接受福音。但当保罗一直在外邦世界传福音时,他带着一种挂心,非常重视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之间的合一。所以你看保罗的书信,特别是《以弗所书》《罗马书》,保罗在这些书信里一直提到外邦人跟犹太人因基督已经合一了。而实际上他们中间有一些分歧的事。那时候是犹太教走到基督教的一个转折点,因文化背景不一样、吃的食物不一样,犹太信徒还是要守一些犹太的饮食戒律,他们在这方面跟外邦信徒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分歧,甚至会产生一些成见、论断。所以当保罗得知耶路撒冷教会有饥荒,有物质方面的需要时,他就将从外邦世界、外邦教会取得的奉献拿到耶路撒冷教会帮补他们。这对犹太信徒与外邦信徒的合一是相当有意义的事情。但因着这个合一,甚至保罗将奉献的钱送到耶路撒冷教会都有一定的挑战。这是今天的主题,等一下我会讲这个。
(3)保罗从圣灵所得深切的感动是有根基的;
保罗很清楚圣灵的感动,他一定要去耶路撒冷,他非去不可,保罗从圣灵所得深切的感动是有根基的。当众同工劝阻他不要上耶路撒冷时,保罗怎么说?“你们为什么这样痛苦?为什么使我的心碎呢?为什么你们尝试要削弱我的感动?”原来保罗为了主的名、为了主的身体死在耶路撒冷也愿意。所以他一步一步地前往耶路撒冷,如同我们主耶稣基督为了祂的新妇、为了拯救祂的子民前往耶路撒冷一样。所以这种的感动不像有些人无根无基地说:“哦,圣灵感动我,我要做传道人。我要去某某地方、去欧洲、去非洲做宣教士,我要到回教国家去传福音。” 可能你传福音一般,甚至在这边都没有传福音,你过一般教会生活都非常软弱的那个样子,或者你看到有些人做很有意义的工作,你就凭空想象地带着一种空中楼阁的志向要为主做什么,然后你越想心里就越有感动,可能是你的感动不是来自圣灵的感动。
我们说“我很清楚圣灵感动我”这个事情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确认,以及一些客观的证据,甚至在你的主观里面的神给你的一些看见,你有这些根基才能够确定。所以在得圣灵感动的这个事情上,请大家不要糊涂、不要自欺、不要随便说,你要确定。我们定好了天国的方向,然后服事主的人生,在这当中我们得到深切的圣灵感动是对的、也是好的。各位,我们要做一个有信念的基督徒,而不要做像那种温水煮青蛙一样的信徒在世界里面慢慢妥协死掉都不知道。但我们也不要成为那种常常喜欢得到无根无基感动的信徒。各位一定要分辨,求主帮助我们心里常常火热服侍主,心里面也不消灭圣灵的感动。
1、保罗与雅各所面对的微妙关系;
保罗到了耶路撒冷之后,他首先做了什么?我们一起看《徒21:17-20》到了耶路撒冷,弟兄们欢欢喜喜地接待我们。第二天,保罗同他们去见雅各;这是他做的第一件事情,保罗同弟兄们去见雅各,长老们也都在那里。保罗问了他们安,便将神用他传教,在外邦人中间所行之事,一一地述说了。他们听见,就归荣耀与神,对保罗说:“兄台,你看犹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万,并且都为律法热心。”
(1)雅各与保罗对得救的教导有差异:
各位,当保罗与他的同伴抵达耶路撒冷时,耶路撒冷的弟兄们都很热情、欢喜地接待了他。但这个热情、欢喜的接待之下好像潜伏着一种张力。
1)雅各是耶城教会的领袖,保罗是外邦教会的领袖;
很明显,保罗到了耶路撒冷之后, 第一个举动是去见雅各。各位从《使徒行传》的记载知道彼得和约翰可能已经离开了耶路撒冷,到不同的地区去传福音了。所以雅各这个人物,也就是主耶稣肉身的亲生弟弟,可以说是耶路撒冷教会犹太信徒的领袖了。在《使徒行传》十五章,保罗在耶路撒冷会议中遇见了雅各,雅各那时候起来做最后一个总结,他已经算是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了,所以保罗和雅各两个人在当时可以说都是基督教界很突显的领袖了。我们也可以这么说,保罗是代表外邦教会的领袖,虽然他是犹太人,但主继续差遣他到整个外邦世界去传福音,雅各是代表犹太信徒的领袖。在基督教界可以说这两个领袖的知名度已经到了相当一个地步。
2)无论是外邦或耶城的教会都有显著增长;
所以神的恩手与他们同在。教会在他们的带领之下,已经有显著成长。保罗是不用讲的,他所带领的外邦教会的成长无可厚非。然后在耶路撒冷教会,保罗说:“兄台,你看犹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万?”各位,信徒有多少万?在初代教会五旬节时有三千个人信主,想必在很多的逼迫当中还是继续倍增,有可能已经有好几十万信徒在耶路撒冷。那么我们从这里就会知道,有多少万个信徒,就一定有许多的长老起来牧养他们。所以现在讲保罗与雅各的会面,他不只是跟雅各一个人会面,而是雅各带着众长老们都一起过来会面。
3)保罗与雅各在此时起码已经是第四次见面;
如果你们跟着整个《使徒行传》的记载,就知道保罗是第几次见到雅各?大约是第四次了。这个线索可以在《加拉太书》一章、二章查得到。你们记得他们的第一次会面吗?保罗蒙恩之后,就留在大马士革,然后他去了阿拉伯,三年之后,他才第一次到耶路撒冷见了彼得和雅各。第二次见面是十四年后,那个耶路撒冷。那时候,保罗去耶路撒冷那个会议谈论外邦人信主需要受割礼、守犹太人的律法这件事情,那在《使徒行传》十五章看得到。第三次在《使徒行传》十八章略略提到,就是第二次宣教旅行完之后,保罗到了耶城,然后才回到安提阿。那这一次是第四次见面,你们可以想象,一旁是保罗以及跟他一起同行的外邦教会代表,另一边就是雅各和众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他们两组人在这个时候就见面了。
4)保罗与雅各在外邦人信主的事上得到了共识;
各位,在这个相会里面可能有一些危机。为什么呢?如果我们回到《使徒行传》十五章,即便那时候的见面,保罗和雅各对这个因信称义的立场已经有了共识,决定了他们不强逼外邦信徒受割礼或者守犹太人律法,只是外邦信徒需要什么?警戒偶像、警戒奸淫,这些都是道德法。然后外邦信徒还不能吃被勒死的动物,以及它们的血。即便这方面已经说好了,也有共识了,但我们猜测的到,可能在他们两个领袖周围的人仍然有一种认识。这是犹太教到基督教的转折点,这两个领袖旁边的人可能潜在性地认为保罗是比较相信靠恩典得救的,雅各比较偏向虽然有恩典,但还是要有行为才得救。两个领袖在教义上可能有共识,但下面的人看他们有这种眼光。
各位,我牧会这么多年,我常常发现其实领袖之间的不和、甚至越来越糟有时是因为下面人的一种潜在声音和眼光所带来的。如果领袖们不成熟,不懂得以很属灵的心态来面对下面人的分歧的话,这渐渐地会成为领袖们之间的一种分歧,这是人性里面很潜在的一种软弱。比如你们公司里面有两个manager,这边一组人,那边一组人,两个manager都是在做一样的东西,但这两个manager好像不一样,这个人比较搞关系,那个人做东西中规中矩,都是为了公司的益处。但你们会发现,这种情况下下面的人就会煽风点火,有时说三道四、无中生有,这种东西就会影响上面的人,这是人群的一种软弱。但我们在教会面对这种东西不是愚昧的,我们很清楚知道我们在传讲福音、在带领主的教会、主的群羊时会发生这种事情。
5)保罗和雅各两人正在牧养不同的群众;
当然,我们也要明白在这样的背景下,保罗和雅各牧养的群众非常不同,所以我们也难免会看到一些强调有点不一样。乍看之下他们讲的信息好像是完全相反的,那在圣经新约的哪两本书里呢?一个是《罗马书》,保罗写的,另一本是《雅各书》,雅各写的。这两本书教义一样吗?当然一样!不一样的话,上帝就自相矛盾了。但他们在强调上有差异,《雅各书》讲很多的行为,但他没有说你要因行为称义,他只强调说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罗马书》很清楚地讲了因信称义这个教义。但《雅各书》没有说因信称义不对,而是说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所以我可以说,得救、称义的教义,他们两者没有区分,但在应用这个教义上有所不同。为什么?也可能是因为雅各在牧养一群比较贫苦的群众,而保罗要给外邦人讲解清楚这个因信称义的道理,所以他们的强调有点不一样。雅各多强调信心的明证就是行为。你说你有信心,你以为你有真信基督的信心吗?你看你的弟兄没得吃、没得穿,你跟你弟兄这样讲“你平平安安去吧。”你觉得这个是信心吗?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这是雅各的强调。但他没有说你要因行为才能得救。所以有时不同教会的领袖在牧养不同的群众、做不同的事工时,一定会遇到因着重点不同而有些微妙分歧的事情。
我们在这里晓得保罗和雅各都是成熟的教会领袖,他们还是以很和平的态度相待,也为福音在外邦人世界这样广传感恩、赞美主。这里说他们留心听保罗一一述说他在宣教当中所结的果子,他们因此归荣耀给神。他们并没有带着一种抵触或者不满的心酸溜溜地说:“OK,你现在很厉害咯,很多人因你信主咯。”我们有时常常在不成熟的群众中会感觉到这种东西。但他们在这里都很成熟,他们因保罗所做的感谢主,也接受保罗所讲的,因为神的恩典临到外邦人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2)保罗所带的外邦人捐助以及代表有正面意义,也有微妙之处;
其实保罗跟各教会代表们不是空手而来的,他们带着外邦教会的捐助,想必是很多的钱、很多的奉献。我怎么知道呢?各位看路加在《使徒行传》二十一章没有讲这个东西,但在《使徒行传》二十四章,保罗在腓力斯总督面前辩护时,《徒24:17》他说:“过了几年,我带着周济本国的捐项和供献的物上去。”就是讲他在《使徒行传》二十一章时,他从外邦世界带回很多的捐助奉献、供物来帮助、支助在耶城教会的这些贫困的犹太人。那么各位从这里就知道,保罗把很多的钱带给有需要的耶路撒冷教会。我相信保罗一见到雅各就将这些捐助交给了他。路加没有在《使徒行传》二十一章讲这件事,可能是有他的原因,所以到《使徒行传》二十四章才写下来。但这个捐助首先有它的美好的意义,另外也有它的微妙之处。为什么呢?各位每次听牧师分析这个经文时,一定要明白人心里面的东西。这段经文里面整个的含义、意义,甚至你要推论出圣经没有直接讲的东西。保罗带来这个钱,钱当然是大家都喜欢的东西,也有好处,但也有微妙之处。
1)正面意义:金钱的捐助是一种爱心举动,且能带来合一;
金钱捐助的美好意义在哪里?首先是信徒对贫苦有需要的肢体做出适当的帮助,这是一个极美的见证。我们每次讲到钱,也要有这个认识。我们每次说,哎呀,钱财是万恶之根,其实贪财才是万恶之根。圣经告诉我们,有很多人为了发财,陷入了许多愁苦。但你将钱财用得妥当,特别是你帮助有需要的肢体,这是一种爱心具体的表现,也确确实实能够带来合一。为什么保罗从哥林多那个地方带这个款项大老远地到了耶城?其实罗马是另外一个方向,他要到这个耶城却是相反的路。保罗一行九个人带着大笔的款项以及一群外邦教会的同工来到耶城见这个雅各。这是出于保罗的一种谦卑的举动,他告诉耶路撒冷教会,即便我们外邦教会这么复兴,但我们需要彼此,我们都彼此依赖。
你们看《罗15:27》那里,保罗说了一句话,他说到外邦教会是很乐意这样带来这个捐助的,因为这个捐助好像一种所欠的债。外邦人从犹太人得什么?因为福音出自耶路撒冷教会,所以从他们得属灵的福分,那么他们也把这个养活之物供给你们,这是彼此需要的关系。各位要常常记得,没有一间教会永远是帮助另一间教会的,不能这样认为的。虽然从人的眼光来看另一间教会比较小,这间教会比较大,都是我们在帮助他们,我们将人、钱差去帮他们。但其实他们的成长也是我们的见证、也是激励我们的地方。所以各位,你们一定理解,捐的这个钱其实是很美的事情,如果都出自于恩典之心、恩感之心,领受的人就带着感激之心来领受,所以外邦教会感激地捐助,耶路撒冷教会感激地接受,这一切原是从主的恩领受的,没有一方会感到优越,也没有一方会感到自卑,一切本乎恩、依靠恩典。连我们讲到钱,也是要以恩典之心来给,并以恩典之心来领受,这样就不会绊倒。如果信徒之间的关系是这样,多么好!
2)钱财事情的微妙之处;
有时这个钱财的事情是很微妙的,一不小心就会带给教会破口,或者一种很微妙的关系。就像我们有时给予人帮助,尤其是用钱财帮助一些人时,首先你将钱捐出去就要小心,你不要骄傲,也不要带着一种优越之心,你绝对不能有钱就大声说话,那领受帮助的人也不要自卑。如果我们没有搞清楚这个,就会让钱弄坏人心。很重要的就是,还有一种非常微妙的可能性,就是保罗跟雅各周边的人都认为这两个领袖在救恩的观点上好像有些不同。那其实是一样的,教义一样,只是旁边的人这样想。或者有些人觉得保罗是强调信心,雅各是强调行为。其实信心和行为,哪一个重要?都重要。教义跟生命,哪一个重要?两个都重要。但是人不明白福音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进入一种偏重。所以两个领袖身旁的人有一种不和谐时,耶路撒冷教会要从外邦教会接受这么大笔的捐助,会不会使犹太信徒感到,他们现在带来了钱,我们就要接受他们的教义了?各位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好像我们的信念要被收买了。所以有时这个钱真的是一种爱的表达,但信念还没有和谐时就会在无意中造成误解。所以我们在事工上有时要资助一些人,我们并不是不愿意,但一定要构思,绝不能以钱财来左右人的思想。首先,人的思想是高于钱财的。如果你是真有钱就可以换你的信念的话,你这个人不要讲信福音,你信什么都不行。你在地上就是见钱眼开的人,你的信念、你的尊严还没有钱重要。
我发现在基督教界常常发生这样的问题。我记得以前刚到中国农村时, 我知道他们很贫苦。有些传道人一个月的薪资不到四百元人民币,农村教会也没有奉献的概念。你们知道全球做宣教最厉害的是哪里?第一是美国,第二是韩国了。韩国宣教士的精神是第一等级的,就是敢死队。所以他们出去做宣教,韩国教会就真的很有钱。这个农村的一个牧师就和我说,他们很感激我的到来,虽然他们穷,但他们很清楚信的是什么,他们很乐意跟我一起做服事。但是他要跟我讲一个见证,就是我来之前的两年,有一个韩国宣教士来到他们教会,什么也没有谈,忽然就拿五万块放在桌子上说和他们一起合作在这个地方多建几个教会,连谈都没有谈,就先先拿出钱,因为他知道他们很穷。那个牧师说他马上将钱给他推回去了。他说他心领了,他们虽然穷,但他们知道神怎么带领他们的做事工。所以那个牧师马上知道他们不能合作的,你什么都没有讲就拿出钱,那就不用再做事工了。各位明白吗?因为再走下去意思是什么?我们华人好像读在心里面,意思是我听你的,因为你每次会带这个钱过来。
其实那时候,我本身也带了一些钱过去了,因为那时候我的姑姑给了我一些钱。我曾和她说过农村教会很穷,让她帮助他们。我每次还跟姑姑讲要等一下、等一下,不要先拿出钱,我要认识他们,我知道他们穷,但不能先出钱,人是有尊严的。重点是我们是不是志同道合的人?所以初期的宣教使我明白很多东西,其实我们心是正的,我也看过很多传道人的心是正的,但生命很好的人太快将你的钱带出来时,有时会弄坏他的心。这种东西不是我自己会而已,每一个人都会的。当我们在信念上成为一家人时,其实我们不讲钱,我们是讲关系的。我们有难、有需要时,当然一起帮助,我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我们跟我们不同支堂的关系也是这样。其实在《使徒行传》里面有很多智慧的教导,有我们跟人的处事、明白人尊严的事情,以及钱财的地位等方面,都是我们学到的功课。所以很感谢主,雅各和众长老很了解彼此,也与保罗相识,并认同了保罗所说、所做的。
2、保罗在雅各的要求下做出谦让的举动;
但这里真的还有一个没有打开的结,我们看《徒21:20》他们听见,就归荣耀与神,对保罗说:“兄台,你看犹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万,并且都为律法热心。”保罗刚刚讲的是信心,外邦人信的很多,而雅各说:“我们这里信的也很多,但是他们还都为律法热心。”什么意思?你们继续看。《徒21:21-23》他们听见人说,你保罗教训一切在外邦的犹太人离弃摩西,对他们说,不要给孩子行割礼,也不要遵行条规。众人必听见你来了,这可怎么办呢?你就照着我们的话行吧!我们这里有四个人,都有愿在身。他们向神许愿。什么愿呢?这里没有很清楚地说,也可能是拿细耳人不剪头发、不沾酒的那个愿。他对保罗说:《徒21:24-26》你带他们去,与他们一同行洁净的礼,替他们拿出规费,叫他们得以剃头。这样,众人就可知道,先前所听见你的事都是虚的;并可知道,你自己为人,循规蹈矩,遵行律法。至于信主的外邦人,我们已经写信拟定,叫他们谨忌那祭偶像之物,和血,并勒死的牲畜,与奸淫。”于是保罗带着那四个人,第二天与他们一同行了洁净的礼,进了殿,报明洁净的日期满足,只等祭司为他们各人献祭。各位,这里出现了一些复杂的事情,我们看几个重点。
(1)雅各所关注的是什么?
这里雅各跟长老们听到保罗讲了外邦人信主的事情。首先雅各的关注并不在得救之道。人得救是借着因信基督,不是行律法。《使徒行传》十五章的那个会议已经讲了这个。但雅各的关注是什么?不是得救之道,乃是跟从主之道,尤其是还要不要守着犹太信徒当怎么跟从主,特别跟律法有关的事?
其次雅各的关注是什么?就是他听到有些人对保罗的造谣。这些人是谁呢?应该是外邦世界的一些犹太信徒。可能这些人还是紧守着犹太人的律法,他们也信了耶稣,但他们说,你知道吗?雅各,从你们这边有一个叫保罗的人讲这些东西,叫他们不用守摩西的律法。所以有这些造谣,雅各就跟保罗说,他们需要澄清。所以在这些信主的犹太人当中, 还有一些软弱之处,他们的重点是有了基督还需要行律法,所以雅各要证实保罗的教导是不是叫人因信耶稣而叫犹太人废除律法,这是雅各的另外一个关注。雅各还关注什么呢?各位注意,雅各关注的不是道德律例。我们讲道德律例是什么?道德律例要守旧约,新约要守不可犯奸淫,不可偷、不可杀人、不可做假见证这些。雅各现在关注的是律法上的一些条规,是与犹太人的文化习俗有关的事。由此可见,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信徒当中,还有许多将律法条规看得很重的人,他们是这些律法的忠实支持者。
(2)保罗与四位弟兄行洁净的礼,并替他们拿出规费;
所以雅各在这里建议保罗身为犹太人,应该有一些表示。没错,我们信了耶稣应该证明给犹太人,我们犹太人不是信了耶稣就违背了律法的条规。那刚好这里有四个人可能要守拿细耳人的这个约,应该要分别为圣的,可能他们在当中玷污了自己,就要经过一些洁净礼。这时候叫保罗与他们认同,然后付上他们的规费。可能洁净礼需要买一些祭物献上,就叫保罗担当了。然后与这个四个人进去,他自己也行洁净礼。为什么保罗要行洁净礼?这也可能是因为保罗在耶路撒冷以外已经很长时间 了,所以他在律法上好像一直跟不洁净的人或者东西在一起,久了要洁净,也好像外邦人不洁净,解经家在这个地方不是很一致。也是刚好他们四个人要经过洁净,保罗也就去了,帮他们付上规费,然后自己也做了这个洁净礼。这也是给他们看,他虽然是基督徒,但他还是一个犹太人。
如果我们今天到以色列就会看到,他们还是在星期六做主日,他们的电梯在安息日还是不可以动,不可以点火,所以要hydraulic的,不能按钮。现在以色列的基督徒也还是守住这些东西,也为了不要绊倒这些犹太人。
(3)保罗做出谦让的举动,接受雅各的建议;
那么保罗需要做这些东西吗?需要行这个洁净礼吗?他不需要做。他在基督里已经洁净了,他做也可以,不做也可以,他经过的这个洁净礼不代表他就比较洁净,他不被律法捆绑。但他为什么要接受雅各的建议?保罗在《林前9:20》那里很清楚说,他虽不在律法以下,也做律法以下的人,为了什么?得着他们。保罗的这个立场是很清楚的,保罗非常清楚什么事他不能妥协,有什么事他能够让步。这些东西来到那个时候,你其实要想清楚你做的理由到底是什么。总而言之,保罗接受了雅各的建议,和四个弟兄到圣殿里面完成了那七天的洁净礼。
(4)保罗与雅各都有宽大的眼光:
那么保罗这么做,雅各也接受保罗的事工,可以说这两个领袖都有很宽大的眼光。他们在教义和伦理上其实有一致观点,他们都接受我们得救是本乎恩,因着信,他们也接受基督徒应该守旧约的道德法。不杀人、不奸淫,这是道德法。
1)保罗不妥协基要真理,但在非基要方面做出退让;
他们面对的不是道德法的问题,而是在文化、礼仪和传统方面要取得合一。保罗为了福音的缘故,为了犹太人和外邦人信徒能够合一,保罗愿意这么做,我们要细微思想这个情况。雅各要求保罗这样做,他自己觉得好像有一点过分,那如果雅各知道这个因信称义的教义,为什么他要这样做?雅各的出发点就是,这些犹太人、犹太信徒还在为律法热心,他们有一些东西还没有转过来,你就暂且许他,不要让他们跌倒,不要让他们因为你是反律法的,所以他们信耶稣就要反律法,那他们就没有人要信了,好像很多人还在半信半疑的状态,不要让他们进到这样的误解。所以保罗思想了这个,即便雅各的要求有点过分了,他也愿意这样做,我相信保罗分得出什么是基要、什么是非基要的事情。保罗虽然享受基督里那个自由的心灵,但他没有被他的自由捆绑,而有些人被自由捆绑了。另外,我相信雅各对因信成义的教义是清楚的,他也赞美神在外邦的工作,并接受了外邦教会的那个捐助。
2)他们的举动远远超出了以偏见和暴力处事的犹太教教徒;
那么这两个领袖的合一与什么在对比?你们继续看下去,犹太人是怎样杀保罗的?他们带着偏见、充满暴力的、不管他怎么解释的就是要杀他。所以你看基督徒雅各跟保罗,他们之间有一种微妙,既便下面的人也不理解,他们两个人也会成熟面对,能够合一,感谢主,这跟充满暴力、不听解释,只带着偏见要杀保罗的拥有世界的灵的犹太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5)这里的大主题是合一;
所以你们会学到很重要的功课,基督徒应该要怎么彼此相待?凡是谦虚、温柔、忍耐,以和平彼此相待,这是《以弗所书》一直跟我们所说的。这里的大主题是什么?讲来讲去好像是讲保罗把钱带来,然后就意思一下做给你们看他行了这个洁净礼,不是讲这个。整个大主题是合一,这合一的主题也是最近我们在马来西亚营会的主题。
1)认清基要与非基要真理,做到真正合一;
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教会有时走到瓶颈很多时候跟教义无关,乃是人的脑子里面认识了教义之后,在实际处事待人、服事方面分不出什么是基要跟非基要,却对非基要的事情争得你死我活。我们人跟人在一起,有一些不同个性,也有不同的教会背景,我们大家一起唱的诗歌、赞美的诗歌不一样,我们的赞美方式、受洗方式、浸水点水这些不一样,做事、服事的方法也不一样,我们彼此就因这些东西产生成见,这就是我们不效法我们的主,不效法保罗跟雅各之间的合一了。我们这样做,无形当中就会有结党,分你跟我一党,你一党、我一党,然后跟你的人,我对他有偏见;跟我的人,你也对他有偏见。你们每次讲 office politics,变成 church politics,这在教会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在基督里怎么有这种 politics 的东西?这是不应该有的,但我们无形当中会被卷入其中。
其实各位看保罗跟雅各,如果你现在把自己放在他们的处境当中,你是领袖,是带领事工的,其实你很难的,因为下面人有很多声音,保罗说,他见雅各只有四次,但他们在基督里都应该要合一。我们也应该要合一,我们教义是一样的,还有什么非基要的东西能够叫我们相咬相吞、彼此消灭?所以大家真的要很成熟,我盼望各位领袖、同工、服侍者一定要学到这个很重要的功课。如果你们学到了,能够像保罗跟雅各一样,这就意味着我们教会能够被主使用做更大的事情。阿们!
2)学习纯一和合一的重要功课,使荣耀归给神;
各位,福音的纯净重要吗?重要。如果福音重要,信徒之间的合一就一样重要。你永远记得两个字,一个是 purity,一个是 unity,纯一和合一是相辅相称的。纯一的福音一定带来合一的关系。你能够合一,就证明你已经听了这个纯一的福音,然后你的心也很纯净,其实不能合一是不纯净的。纯一的福音,the pure gospe, 应该给我们纯一的心,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我们是在主里相爱,是纯一的。所以纯一、合一这两者是分不开的。亲爱的弟兄姐妹,请大家好好思想这些话。我们的《使徒行传》就讲到这个段落,盼望我们在合一的功课上能够更胜一筹,以致我们合一的服事能够发挥到极致,也使我们每一位弟兄姐妹所做的每一样事工都精益求精。我们一起祷告。
祷告:主,我们感谢祢!我们今天从祢的话语得到很清楚的亮光跟指示。借着保罗跟雅各他们之间,在很复杂的一个情况,他们怎么取得合一,他们怎么彼此谦让。主,在这些事情上,盼望能够给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功课。主,祢仆人没有办法在这么简短的时间能够把很多的例子举出来。但是主,我们知道这个纯一和合一是教会一直摔跤的问题。我们一直要守护福音的纯一,以及弟兄姐妹的合一。在这个事情上,求圣灵继续教导我们。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上,主让我们记得今天的道,今天这福音带给我们教会的合一,以致能够叫我们恩上加恩,能够做更大的事情。但愿这样的信息、这样的应许不但能够成就在我们新加坡基督生命堂,还能成就在我们所有的堂会、支堂。我们感谢主,我们如此祷告奉靠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