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2023主题性信息144                                                                                                                                                                    www.lifechurchmissions.com  

基督与文化《林前1:21-249:19-22》《西3:11

序论:我们要晓得神给予我们救赎的福音不是文化性的(它不是人的文化所产生出来的一种宗教道理或色彩),但却是进入人的文化的。在此,可能很多的宣教士或传福音者都会面对其两难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我们知道自己需要忠于福音,也将一个没有妥协与偏颇的福音传给人,但另一方面,我们又面对与人联系的相关性。有些人说:我们只管向人传福音就好,不需要管人的文化背景,因为福音所带来的救赎是普世性的。那我们就要问为何我们的主先是以犹太人的身份来到地上,用亚兰文传道。为何主耶稣在地上的事工只局限在以色列人当中《太15:24》?为何主所亲自拣选与培养的门徒都是犹太人?这不是显示我们的主尊重人的文化,也透过文化带出天国的福音吗?但我们也要明白福音绝非文化性的,因为我们的主在传讲天国的福音时,又带出了很多与现有犹太人的文化思想不吻合的地方,如在安息日医治《太12:9-13》,或是在饭前与门徒没经过洗手的仪式《太15:2》。主耶稣在升天时,也颁布了大使命,告诉门徒要将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到地级《徒1:8》。从这里,我们会明白基督的福音是普世性的,不是文化性的。但是基督的福音却是能够进入每一个文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将基督与文化两者的观念理清楚。首先,何谓人的文化呢?那是否是神所造的,还是邪恶的?人个体的文化是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起来的思想产生的。通常,人都会自然以自己的文化里所存有的思想、价值、道德理念来对世界与人生做出判断。语文、习俗、传统、美术、音乐、饮食、建筑式样等,都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产品。神的创造本是多元化的。因此,神不但创造了人,也在他的创造美德里面使人在繁殖之后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因此,我们人生到地上,从圣经的角度来讲,我们不但是一个被造人,也是一个文化人。例如:我们生在新加坡,自然具有一种多元种族的文化,因此我们对不同的语文与饮食有感知。我们会明白不同种族假日的必要。但若我们到中国或台湾时,又会发现他们的文化与我们有差异,那我们必定要能够理解。倘若我们不能理解,我们就不能与那群人沟通与联系,更不能将福音传给他们。因此,当我们要将福音传给一个新的群族的时候,文化的相关性通常是我们很重要的考量。文化的相关性是叫人最快能够产生认同感的因素。例如:单单我们的教会里就有新加坡人,马来西亚人,中国人,或者也有少数从台湾与香港过来的。甚至在一间教会里,每个人的文化与教育水平都不一样。因此,从这里我们就会感觉得到牧师在传讲信息时的表达方式,他所应用的例子,以及用词用语都是全会众能听得懂,且能感受到相关性的。这不是对福音的妥协,这是对神所造人的文化的尊重与善用。这也是效法我们主耶稣曾经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带)所做的工作。但我们一定要很谨慎,就是不让人的文化影响我们所要传讲的福音内容。我们也要理解人的文化的堕落性,特别当一个文化里的传统习俗出现了人的宗教,或是非福音性的理论,如无神论、多神论、唯物论、进化论,或是一些与圣经的价值和道德理念违反之处时,我们就会知道我们不但需要将正确的福音向那群人传扬,也需要攻破那文化所带给这群人的错误观念。倘若我们不这么做,我们传给人的救赎福音就会被这些堕落的文化淡化,甚至人便会将福音参杂在自己的文化中,无形中就造出另一个福音。例如:成功神学与恩典福音就是人将天国的福音参杂在一个很富裕的社会文化中,使它成为一种很能够迎合人的文化需求的福音。因此,若我们传讲一个拯救人灵魂的福音,却不攻破人对钱财、成功、富裕的错误观念与追求,人就会慢慢信一种能够使自己成功与富足的福音。因此,我们在传福音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不针对在文化当中的堕落道德与错误价值理念。我们也常常发现人并非不愿意接受神拯救人的福音,但人非常不愿意接受那挑战他固有的文化思想的福音。那是十字架的讨厌之处,但也是必要之处《加5:11》。

 

1.  文化带给福音的弊与利

1)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耶稣

我们确实不能否认人的文化是神创造的一部分。但自从人堕落以后,文化也成为了阻挡人认识福音,甚至是扭曲福音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们确实看见在保罗的时代,犹太人那选民主义与求神迹的文化使犹太人无法接受福音,希腊哲学所带来的思想与文化常常成为人无法相信福音的因素。因此,保罗说: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林前1:22-23》。确实,因着人的罪性,我们人现有的文化,会往往成为人领受福音的绊脚石。因为以价值理念来说,在一个离开神的世俗文化,即便在崇高,没有办法将价值放在天上与永恒的事,反倒是放在这短暂的事物。若是以道德理念来说,在一个阻挡真理的世俗文化,即便在高尚,也没有办法达到神的水准。因此,世人渐渐会接受的一个道德理念,就是世人所接受的相对道德主义,绝不是圣经真理所给予人类的绝对伦理准则。因此,世人的道德基准是不断的在改变来迎合人的罪性与私欲。因此,我们不难看见人的文化中渐渐会产生无神论或多神论,不然就是在自己的文化中造出能吻合自己的需要与所喜悦的神。没有例外的,人的宗教信仰都是在人的文化当中所产生的。但是堕落之人的文化确实没有意义吗?

 

2向什么样的人,我就做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

即便人的文化已经堕落了,但我们要晓得人的文化原是出自于神的创造。即便从人堕落的文化无法认识神,但这并非代表人的文化里没有神的计划与作为。首先,在人的文化中我们往往会看见一般的启示。例如:透过东方社会的文化,我们会明白孝敬父母的美德。透过西方社会的文化,我们会明白人权与自由的可贵。但我们当然也晓得,当人听从父母过于听从神,或是在乎人权过于神权,以致人追求一种随心所欲的自由,那是已经违背神的诫命了。但我们不能否认人本是文化性的。保罗尊重人的文化,因此他说向什么样的人,我就做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无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无论是有律法或没有律法的人,他都从他们的文化着手来接触他们。特别,我们看见当保罗在《徒16:3》给提摩太行割礼,好叫他在接触犹太人与向他们传福音中不受到拦阻。这是为了福音事工的用意。但在《加2:3》,保罗说到他并没有勉强提多受割礼。在此是要坚定基督救赎的充足性。因此,我们会看见保罗怎么善用文化,不是弃绝文化。

 

3)对福音的认识所产生的欠债之心

当保罗将福音带到外邦人当中,他发现这救赎福音的广泛性。那救赎的功效不只是局限在一组人身上,乃是全人类。因此他说: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罗1:16》。当他从大马士革路上遇见了主,然后将福音从安提亚,带到小亚细亚,希腊地带,甚至是即将要到的罗马时,他看见了福音是怎么拯救各种各样的人,且使人心意更新而变化。因此他说: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罗1:14》。那么,他的欠债之心是从哪来的呢?当然,首先是从他真认识了福音,经历心意更新变化而来。但是,福音的救赎功效不是叫我们经历自己的得救而已。福音的救赎功效感动被拯救之人继续将这福音传扬,而在传扬中经历福音的大能如何施行救赎的功效,使听道之人心中产生悔改。倘若保罗没有随走随传,见证这福音在各种各样之人身上的救赎功效,他怎么会拥有这欠债之心呢?因此,一个不走进他人的世界,在他人的文化中将福音传给人的基督徒,他很快是只有将福音的能力认为成一种内在生命力。他的信仰经历便会只有局限在个人的敬虔与感动,最多只是能理解他爱的家人和比较靠近的朋友。但除此以外,他心肠的容量和口中的言语无法叫他拯救祝福他们以外的人。

 

2.在传扬基督福音中,确认自己有否正确地善用文化

1)在接触不同文化层面的群人中,不可向罪妥协

在我们考虑到人的各种文化与其中的理念时,我们一定要清楚圣经的警戒。首先,罪是一个我们基督徒不能越过的界限。当我们以人的文化来接触他人时,我们妥协圣经所直接禁止的,如与他人一同拜偶像、或是进行一些不道德的做法。例如:有些文化背景非常讲究关系,而不讲究法律。在这样的文化中,人与人多半以说谎或汇入的方法来办成事情,我们基督徒不能因为要入乡随俗而与活在这样文化之人同流合污。同样的,当我们要帮助很多来自不同教会背景与宗派的肢体能更清楚的认识福音,我们一方面要尊重他们来自的宗派的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清楚那界限何在。例如:当我们要赢得在灵恩派的肢体,倘若我们不认为方言是能学来讲的,我们不能为了迎合这样的群众而让全体教会学讲方言,教会也不能在此对属灵恩赐的定义和应用没有立场。但我们也不能违背神已经安放在教会界里的一些文化,如同现代诗歌的颂唱。有些教派认为这些诗歌不够属灵而禁止唱这样的诗歌,反倒让会众只唱传统圣诗。这类做法和观念就成为了一种反对神所容许的文化,且是另外一种不健康的文化。这样的教会在传福音与祝福众教会的事情上就会大大的受到限制了。这样的教会就要问自己是不是陷入了一种没有爱心的保守,而遵从主的保守。

 

2)确认所传的福音是否是普世性,而不是文化性

所谓普世性,就是全人类都需要的福音。那不是限于某些文化背景的群人才感到相关的福音。因此,若我们传的福音一走出这教会的四面墙就不能使人能明白其道理,那我们传的福音就带有很多文化色彩。可能,我们所传的太过本土性了,或者太过学术性了,或是泰国灵恩派性了,太过长老会性了,太过生命堂性了等。当然,我们在传讲深的话语都需要有应用性,且有实际性。但是,我们一定要记得福音是给普世人的,不是只给几种人。因此,我们一定要问自己是否能与我们不同文化水平的肢体们交通?我们是否能向外邦人传福音?我们是否能在主里勉励与我们不同宗派的肢体?甚至,我们是否能向不同国籍的群人传扬福音?这是我们一直不断要给予自己的挑战。

 

3)普世文化都能理解的福音

① 人的罪 世人都犯了罪」是一个普遍事实。即便没有一个人的文化喜爱这样的声明,但这也是世人都无法推诿的事实。世界的罪,与世界的苦难都是人性所能感知的。可能一些的文化提倡乐观、正面与积极,或是一些宗教强调行善,但没有人能否认这世界的罪恶是一个不能止息的动因。可能人的文化与宗教能提出对付罪恶的方案,但唯有基督教将罪的定义与前因后果讲的最透测。因此,在传扬一个超越人的文化,且能进入人的文化的福音,我们一定要将人的罪讲的清楚。

②  基督的救赎 要救一切相信的」是世人都渴望的信息。世人都渴望从世界一切的苦难得拯救。但问题是他们未必知道,且接受神所设计的救赎,就是唯一借着信奉他儿子的福音。世人不一定信封唯一的一条路,也不一定要信封神所差遣的救主,但世人因自己的罪和所面对的苦难,都盼望救赎。因此我们需要将救赎宣讲,挑战人的文化。

③ 真理所显明的普遍原则。福音对人的文明所带来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在西方社会里,不管是法律、教育、医疗、政治、则学、科学、音乐、美术等,都是直接与间接受到了基督教真理的影响而产生。即便现代西方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开始腐败(例如:堕胎、同性恋等),但我们东方社会,若没有采纳西方文明的优越之处,也无法走到今日。因此,福音没有去到的地方,我们就会看见人的文明与文化渐渐退化而腐败,不公义与不道德的事情就会多起来。这是研究历史的人都会看见的。

 

4)基督与文化的悖论关系

我们会看见基督与文化有一个非常悖论的关系。有时,我们需要看见基督是敌对文化的。特别当人的文化非常的敌对神与圣经道德的时候,圣经真理会直接指出这些文化的败坏性。但在某些时候,我们也需要看见基督是吻合人的文化的。有时,基督的福音是能透过文化来使人更加的明白其中的奥秘,例如当我们讲到公义与慈爱方面的信息,人都会认同。因为,普世人都渴望活在一个公义与慈爱都具备的世界里。但也有一些时候,我们需要看见基督是超越文化,且是改变文化的。当我们将福音传讲时,可能人就会弃绝一些凡俗的文化,追求那更加高尚,有思想,且能造福人类的文化。

 

3.  在基督里,我们当懂得接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

1)我们不但要尊重各种文化的人,且要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肢体当作神给予教会的礼物

一间教会多认识福音,不但在于他所教导的神学教义多归正,乃在于那教会所传讲的福音能够吸引与容纳多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保罗在《西3:11》说:在此并不分希腊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为奴的,自主的,唯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试想在保罗服侍的歌罗西教会里有这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那里不但有犹太人与希腊人,有不讲希腊话的化外人,也有种族非常落后的西古提人,也有作奴隶与自主的人,他们都在基督里成为一体。他们都被一样的基督吸引,且在一个教会成为一体。这也足以证明保罗索传的福音来自于神。再则,这些不同文化的人在一间教会成为一体是那教会的力量。因为他会挑战教会一直为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传福音,不会让教会成为一种只能容纳单一文化的群体。这样一来,教会的讲台也会变得越来越狭窄,以致只能喂养一种的人。

 

2)多种文化使我们被安慰,也能被挑战

当人来到一间教会时,除了被福音吸引,在群体生活当中很自然是先会寻找与他同样文化背景的人来沟通。例如:中国人一定寻找中国人,马来西亚人先找马来西亚人。从灵恩教会背景来的先会找同样背景的,从传统福音教会背景的也如此。因此,这样的人先会融入与这群人,然后在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交通。因此,同样文化背景的人带来的结果是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久而久之,倘若一个人只能够与和他同样文化背景的人接触,那也就意味着他还未靠着福音走出自己的文化界限,且说明他还未享受福音的能力。因此,当教会里有多元文化的群人时,那也会考验我们对福音的认识。那会考验我们是否拥有保罗所说向多种人所怀的“欠债之心”。当然一般上,我们在基督里都不会歧视与我们不同文化背景的肢体,但若是要进一步与他们接触,那就是一种的挑战了。但若我们能突破这样的挑战,接触与牧养与我们不同文化背景的肢体,那就显出我们对福音有真切的认识,以致我们里头的爱心能因福音跨越文化界限。主也必为这样的人扩大他传福音的领域,能以向多人作见证。